当前位置:首页 > 园区概况>详情
南通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概况
发布时间:2024-04-19 【字体:

南通经济技术开发区是首批14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之一,常住人口34.6万人,先后获批长江经济带国家级转型升级示范开发区、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国家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园区、中国服务外包集聚园区、江苏省利用外资转型发展示范区、首批中日韩(江苏)产业合作示范园区,获评国家级绿色园区、减污降碳协同创新试点产业园区等2个国家级荣誉。在2023年国家级经开区综合发展水平考核评价中排名第21位,创历史新高,较上年跃升18位。近年来,开发区正紧紧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医药健康和新能源等“3+1”主导产业发展方向,以“四主一最一中心”为定位,以做大总量、提升质量、调优结构为目标,全力建设贡献更大、活力更强、能级更高的长三角一流开发区。

2023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开发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工作的殷殷嘱托,紧扣“四主一最一中心”的总体定位,解放思想、真抓实干、感恩奋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交出了一份亮丽的成绩单。

坚持深学细悟

着力形成“以学促干”的良好氛围

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牢牢把握“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总要求,一体推进理论学习、调查研究、推动发展、检视整改,切实做到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更加坚定拥护“两个确立”,自觉做到“两个维护”。党工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多次开展学习交流,高质量举办读书班、开展大讨论,党工委领导班子同志带头讲好专题党课,带动全区上下深刻感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强大真理力量和实践伟力。深入开展走访调研,召开调研成果交流会,开展正反面典型案例剖析,联动开展专项整治,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坚决防止“四个冲动”,牢固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落实“四下基层”制度,创新开展“五个一”活动,及时有效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认真梳理整改整治问题清单,坚持边查边改、立行立改,推动主题教育与中心工作同频共振、互促共进。

坚持精准施策

全力实现“回升向好”的经济态势

制定推动经济整体好转“31条”政策,出台支持服务外包、数字文创、楼宇经济、软件信息产业发展四大专项政策,常态化推行惠企政策“免申即享”,累计兑现资金超1.2亿元。持续开展“营商环境提升年”活动,全面落实市优化营商环境新66条,实施开发区打造“营商环境最高地”创新提升行动35条,近20个特色创新举措转化为企业受益成果。高效调度经济运行,全力强信心、稳预期、促发展,全年主要经济指标实现稳定增长。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4%;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6亿元,增长11.6%,其中税占比88.9%,列全市第一;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9.2%,高于全市平均0.4个百分点;全部开票销售收入3626.8亿元,增长8.5%,高于全市平均4.2个百分点,列全市第二;其中工业开票销售收入2005.2亿元,增长4.3%,服务业开票销售收入1516.5亿元,增长14.6%;全社会研发投入占比3.86%,列全市第一;固定资产投资230.6亿元,增长4.8%,其中工业投资142.6亿元,增长51.6%,高于全市平均50.7个百分点;社消零299.7亿元,增长5.2%;外贸进出口额686.7亿元,总量列全市第二。

坚持项目为王

有效增强“加快发展”的坚实后劲

深入开展“招商引资突破年”活动,出台招商引资项目监督管理“1+3”系列文件,建立“一个主导产业、一名牵头领导、一幅热力图谱”的推进格局,深化驻日、驻德招商,着力提升招商引资精准化水平。全年签约并注册总投资超5亿元及3000万美元以上重点项目56个,总投资465.41亿元;总投资4亿美元的协航光伏全球总部、1.2亿欧元的赫尔思曼中国区总部等外资重大项目成功落户;实际利用外资5.84亿美元,总量居全市第一。全年招引服务业项目33个,中外运央企分总部项目成功落户。全年新开工亿元以上产业项目50个,总投资566亿元,其中10亿元以上重大项目22个,总投资475.2亿元。百亿级林洋光伏电池、通威光伏组件以及50亿级拓邦锂电池项目均实现当年开工、当年投产,充分彰显了项目建设“开发区速度”。2023年招商引资综合绩效评估列全市第一,在全市“产业项目建设龙虎榜”中列县市区和国家级开发园区双第一;2023年度全市重大项目高质量建设奖的5大类50个项目中,13个项目榜上有名。

坚持创新驱动

不断加快“转型升级”的发展步伐

大力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医药健康和新能源“3+1”主导产业,总体产值增长12.61%;积极布局氢能储能等未来产业。新增百亿级企业2家,新增50亿级企业3家,税收超亿元企业达18家。举办2023中国集成电路设计与测试IP研讨会;新增新三板挂牌企业1家、报会企业1家、辅导备案企业3家、股改企业4家、入轨企业5家;新增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1家,居全市第一;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102件,居全市第一;获评新一轮省级知识产权示范园区。推行“4+3+N”科技招商机制,招引人才科创项目146个,净增高企52家;举办“能达杯”人才科创路演、2023清华大学“南通周”等活动,申报国家级海外人才109名,13个项目入选市“江海英才”,17个项目入选省“双创计划”,中天精密获省人才攻关联合体立项,南通先通院项目入选省“登峰”计划;能达BEEPLUS创智天地加快建设,能达生物医药科创园投入使用,科技大市场对外服务功能不断完善,南通产研院运营质效持续提升;开发区入选“省海外人才离岸创新创业基地”,天时科创园入选“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综保区三期验收如期完成,实现全域封关,全年完成进出口货值176亿元,其中跨境电商“1210”货值10亿元,规模全省第一。持续深化与城固对口协作,与中西部7家国家级经开区签订园区合作共建协议。控股集团、炜赋集团市场化转型彰显新成效。

坚持系统规划

加快构建“一体两翼”的发展格局

优化调整“滨江湾”城市设计,全面启动“新时代未来产业园”开发建设,打造能达商务区+滨江湾+新时代未来产业园的“一体两翼”发展格局。“新时代未来产业园”产业规划、空间规划基本定型,景兴路等3个首批基础设施项目全部建成。制定《通城活力新中心建设规划纲要》,全面启动三年行动计划;大力发展首店经济,海信“品质之家”“盒马MINI”等全省首店亮相星湖城市广场;华邑洲际、凯悦嘉轩、洲际皇冠等高端酒店建设加快推进,诺富特酒店投入运营。推动南北化工园区整合提升,宝理塑料、申华化学、江天化学等7家南迁项目开工建设,化工园区再次位列全国化工园区30强。

坚持以人为本

奋力书写“用心用情”的民生答卷

18项为民办实事项目按期完成。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和学前教育普及普惠示范区创建有序推进;开展卫生健康能力提升三年行动,启用具有国际商保结算功能的瑞慈国际医疗中心,“15分钟医保服务圈”示范点正式运行;开发区图书馆获评国家“一级图书馆”。出台《困境家庭救助试行办法》,根治欠薪考核列全市第一。深入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积极化解行政争议,行政诉讼败诉率全市最低;推进区、街、社区社会治理综合服务中心建设,切实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工作成效明显,社会治安防控体系进一步完善。高效推进全市一审涉外民商事审判集中管辖改革,受理涉外商事案件63件;建立南通首家知识产权检察综合保护工作站。大力开展信访攻坚化解行动,组建全市首家“12345工作专班”,平台办理满意度不断提升。实施基层社区安全治理“三力”提升行动,38个社区安全基础进一步夯实,城市公共安全体系逐步完善。加强城市长效管理,文明城市创建水平不断提高。持续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全年PM2.5浓度为25.8微克/立方米,在全市七个国控站点中排名第一;优良天数比例达82.6%;地表水省考以上断面水质全部达到Ⅲ类及以上;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达100%;巩固“无异味园区”建设成果,全面启动“无废园区”创建;被生态环境部确定为国家首批化工园区土壤和地下水污染管控以及减污降碳协同创新试点产业园区;获评为国家级绿色工业园区。

坚持党建引领

全面巩固“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始终牢记“国之大者”,严格执行“第一议题”制度,党工委会议全年组织学习41次,党工委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中学习15次、交流研讨8次。高效配合省委第六巡视组完成巡视开发区工作,高质量推进巡视反馈问题整改。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不断壮大主流思想舆论。实施基层党建“聚力引航”六大工程,通盛社区志愿服务项目获央视专题报道,被列为中组部基层党建专题调研点,产业链党建、融合党建书记项目被《新华日报》专题推介。出台《关于树立“四敢”导向 进一步锻造“能达尖兵”的十六条措施》,举办“砺剑”“星火”“扬帆”“后浪”等专题培训,不断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全力配合做好市优化营商环境专项巡察和市安全生产巡查工作;认真完成市纪委监委关于陆飞案件的纪检监察建议整改落实工作;成立全区廉洁文化建设实践中心;开展2022年市委巡察整改情况专项监督以及两轮常规巡察。充分发挥代表之家、“有事好商量”议事协商平台作用,着力提升代表履职实效。人武、审计、工会、妇联、商会、民族宗教、共青团、慈善、红十字、老科协、关心下一代、档案等工作取得新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