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微光丨朱佩明:用指尖点亮光明,以善行温暖人间
来源: 南通经济技术开发区 发布时间:2025-06-11 12:54 累计次数: 字体:[ ]

zpm.jpg

“是组织让我明白,真正的光明不在眼里,而在服务人民的初心里。”南通开发区竹行街道星辰社区的盲人推拿师朱佩明三十多年来不仅用一双布满老茧的手减轻了病患的疼痛,更是用一颗善心温暖了许多人。

命运以痛吻我 我报之以歌

朱佩明出生于1965年。从出生起,他就患有先天性弱视。随着年龄的增长,视力越发下降,13岁时只能辍学回家。对于大多数盲人来说,学习按摩还是个不错的出路。21岁那年,朱佩明遇到了南通开发区竹行镇卫生院院长姜平。对于没有受过专业训练,但谦虚好学的朱佩明,姜平十分耐心地传授按摩技艺。反复聆听录音机里沙哑的讲课声、在自己身上反复摸索穴位,这个几乎全盲的年轻人,用十年光阴淬炼出精湛的推拿技艺。

1997年,当“佩明爱心推拿门诊部”的招牌在竹行街道亮相时,朱佩明立下誓言:“要尽一己之力为淋雨的人撑起一把伞。”从此,他的诊所成了困难群体的避风港——盲人施惠德在这里重获健康,尿毒症患者徐冬跃在此寻得希望,低保户、失独家庭的治疗单上永远写着“免费”二字。街坊们算过一笔账:仅老人优惠一项,他每年就少收数万元。

相濡以沫传佳话 善心接力暖四方

生活给予朱佩明的考验从未停歇。十多年前,妻子突发小脑萎缩,曾经相濡以沫的爱人变得连女儿都认不得。每天,人们总能看到这位盲人医生细致地为妻子擦拭嘴角、梳理银发。米汤洒了,他跪地摸索着清理,瓷碗碎了,他轻声安慰躁动的妻子。“上半辈子她牵着我走,下半辈子我做她的眼睛。”这份跨越黑暗的守望,让星辰社区的天空永远流淌着温暖的旋律。

苦难淬炼出更纯粹的大爱。2021年,电视里传来西部山区孩童读书声,让朱佩明彻夜难眠。他主动联系社区,设立“佩明爱心基金”,每年资助16名陕西山区学子。“朱爷爷,我要成为像您一样的人”“叔叔,您让我敢有梦想了”……每当手机里传来稚嫩的感谢,这位花甲老人总会把手机贴在耳边,任由笑意爬上眼角的皱纹。他说:“这些声音,就是我心中的彩虹。”

党建引领聚合力 星火成炬耀社区

在朱佩明的善行背后,星辰社区大党委始终是坚实的后盾。从2012年组建6支志愿者队伍,到与高校、慈善组织共建服务网络;从帮助企业设立冠名基金,到指导创建“暖心人”服务站,党组织搭建的爱心平台让善意的溪流汇成江河。2020年6月,朱佩明在党旗下庄严宣誓,这位市劳模、慈善先进个人的眼眶湿润了:“是组织让我明白,真正的光明不在眼里,而在服务人民的初心里。”

如今,“佩明爱心基金”已累计资助山区儿童超20万元,他带领的盲协志愿者服务队成为开发区助残标杆。从疫情时万元捐款的义举,到常态化慈善义诊的坚持,朱佩明用行动诠释着共产党员的担当。社区书记徐斌感慨:“老朱就像一盏灯,不仅自己发光,还点亮了整个社区的向善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