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招商引资 > 开发区优势>详情
南通开发区3+1产业发展情况
发布时间:2022-05-16 【字体:

南通开发区3+1产业发展情况

一、新一代信息技术

(一)发展现状

现有规模以上企业58家,产品主要涉及集成电路、光通信、光纤光缆、电子材料、手机配件、汽车电子、软件与信息技术等领域。2021年实现应税销售346亿元,利税8.2亿元;2022年一季度实现应税销售103亿元,利税3.6亿元。主要有以下三个特点。一是平台层次高。在全国地级市中率先建设了互联网国际通信专用通道。与集成电路测试仪器与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合作设立国家级集成电路测试产业园,聚力打造中国“测谷”。目前已招引御渡半导体、金海通、芯安、钛昇、新恒通、华封科技等10家优质企业。二是龙头企业强。中天集团在区内设立中天精密材料、中天光纤、中天海缆、中天通信、中天装备电缆等20多家企业,2021年应税销售收入突破200亿元。三是光通信产业链完备。打造了全国名列前茅的光通信产业链,覆盖光纤预制棒—光纤光缆—海底电缆—特种电缆—光纤光缆设备等各个环节。

(二)发展规划

一是做大做强光通信产业链。依托中天科技多家企业,聚焦高速大容量光传输设备、高速光接入设备、光交换设备、数字信号处理芯片等领域,进一步延链补链强链。二是加快发展新型显示产业链。依托维业达、中天电子等头部企业,大力发展中下游面板,上游显示材料,3D显示、柔性显示、激光显示、全息投影显示等领域。三是加快壮大新型电子材料。依托艾森半导体等领头企业,大力发展集成电路、芯片、储能等领域关键电子材料。四是探索发展前沿产业领域。依托国家集成电路测试产业园,建设集成电路封装测试产业链。以银河航天为龙头,打造以卫星超级工厂为核心的卫星互联网研发、制造及运营产业链。

二、高端装备

(一)发展现状

现有规模以上企业62家,2021年实现应税销售350亿元,利税11.3亿元;2022年一季度实现应税销售80亿元,利税4亿元。主要有以下四个特点。一是创新能力强。建设了振华传动、中船机械、中天装备、普腾停车等30多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占规模以上高端装备企业的40%以上。二是项目招引多。上市公司罗博特科主营工业4.0智能制造装备;科瑞恩智能制造项目主营智能制造生产车间、研发中心、无人示范车间、智能制造重点实验室、智能制造实训基地;富士特航空座椅项目建设航空座椅研发中心、展示中心;新松机器人项目主要生产工业机器人。三是技术水平高。振华重工的轨道吊、海工平台,惠生重工的浮式船,润邦股份的舱口盖技术水平达到国际水平,国内一流。中船机械的板式热交换器获江苏省科技成果专项项目立项,广泛应用于军民融合领域。四是船舶海工产业链相对完备。覆盖钢结构—传动装置—舱口盖—热交换器—轨道吊—船舶—海工平台—船舶装饰等相对完整产业链,是全国著名的造船基地之一。

(二)发展规划

一是做大做强海工装备。大力发展海工平台、液化浮式船、传动装置和舱口盖等海工关键部件。二是加快发展智能装备。依托罗伯特科等头部企业,大力发展工业4.0系统;依托筱莫科技等头部企业,大力发展智能成套装备、智能数控系统、自动化装备;依托新松机器人等头部企业,大力发展工业机器人、特种机器人、智能服务机器人。三是探索发展新兴装备。在轨道交通装备领域,探索发展牵引系统、门系统、网络控制系统、驱动系统、检测系统等系统集成装备。在高端专用装备领域,探索发展光伏发电装备、智能电网关键核心装备。

三、医药健康

(一)发展现状

现有规模以上企业36家,主要涉及药品、医疗器械和健康食品等领域。主要有以下三个特点。一是产业规模增长快。从2012年的5亿元,到2021年的200亿元,8年增长了40倍。从最初的以本地企业为主,到引进国际著名的医药健康企业;从单一产品的灵芝孢子粉到生物药、化学药、原料药、仿制药门类齐全的产品系列,南通开发区医药健康产业从无到有,从有到优。二是龙头企业数量多。原料药领域的重点企业有斯福瑞,是瑞士一家专注于原料药和中间体生产和贸易的跨国企业。化学药领域龙头企业有默克制药、联亚药业、上药东英等,默克制药建设了全球第二大生产基地和生命科学研发中心;联亚药业仿制药累计递交50个FDA申请,获40个认证,总数占全国一半以上;上药东英手性合成、分离技术国内先进,在麻醉肌松药领域名列世界前茅。药用辅料领域代表企业是勤奋药业,生产的氯化钠技术水平达到国际一流。医疗器械领域主要有鹿得医疗、华利康、伊士生物、格诺思博等。鹿得医疗的电子血压计远销海内外,格诺思博技术水平国内顶尖,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保健及营养食品领域主要有安惠生物、美乐家、丘比食品等。三是项目支撑后劲足。普米斯生物医药项目,总投资50亿元,聚焦恶性肿瘤和自身免疫疾病领域,年产1000万支抗体药、细胞治疗等创新生物药。晟斯创新药总部基地项目,总投资50亿元,聚焦于长效重组凝血因子、代谢类疾病药物、抗肿瘤大分子创新药物的研发和生产,达产后预计年产值20亿元,亩均税收不低于40万元。科凯生命科学项目,总投资10亿元,聚焦心脏瓣膜植介入器械的研发及产业化,达产后预计产能不低于3亿元,税收3000万元。

(二)发展规划

一是完善产业链条。充分放大化工园区优势,大力发展原料药、药用辅料及原料药+制剂一体化企业,完善原料药+制剂产业链;重点发展检测试剂、电子血压计、雾化器、镇痛器械等医疗器械,壮大医疗器械产业;重点发展生物医药研发、测试、试验等环节,大力发展药物开发+生产模式。二是优化产业生态。强化政策引导,贯彻落实《南通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关于加快医药健康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重点支持药品和高端医疗器械。打造专业平台,探索建设生物医药公共服务平台、合同定制研发生产服务机构(CDMO)、生物医药物流平台等。

四、新能源

(一)发展现状

我区的新能源产业主要聚焦于光伏、锂电储能和锂电动力三个行业,2021年实现应税销售108亿元,2022年一季度实现应税销售40亿元。我区锂电产业链优势突出,2021年应税销售约100亿元,覆盖了上游三元前驱体、正极材料、负极材料、电解液、隔膜,中游电池整装,下游动力电池、储能电池应用等环节。在上游环节,金通储能主产三元前驱体,瑞翔新材料主产三元正极材料,厚成科技主产六氟磷酸锂,新宙邦主产电解液,星源材质主产湿法涂覆隔膜,均为重要核心材料生产企业,具有重要战略价值。在中游环节,拓邦锂电池项目的引进填补了电芯和电池包生产的空白。在下游环节,上海电气国轩、中天储能主要面向动力电池、储能电池和储能系统。

(二)发展规划

一是光伏产业。我区光伏行业在省内和全国的整体优势和竞争力不明显,要加强对中游光伏电池和光伏电池组件制造企业的配套,引进光伏逆变器等光伏电池组件制造领域的核心企业,发展下游的光伏应用产品并发力光伏电站特别是分布式光伏的设计、施工、运行维护服务。二是锂电动力和锂电储能产业。在进一步做大上游材料(正极、负极、电解液、隔膜)基础上,要加大对高附加值的动力电池、储能电池和电池集成系统生产和服务提供环节的支持,完成产业链的补链强链。三是氢能产业。发力核心为氢燃料电池系统的电堆和空压机,其中质子交换膜、电极、双极板是上游核心材料的主攻方向,空压机是中游系统集成领域的主攻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