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十四五”社会事业发展规划
来源: 南通经济技术开发区 发布时间:2023-02-06 17:18 累计次数: 字体:[ ]

充分发挥政府职能,运用市场化手段,借助社会资本,提供优质的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服务,加强社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实现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并不断取得新进展。

(一)更好的教育。一是发展优质普惠的学前教育。构建公益普惠、方便就近、公平而有质量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新举办5所以上公办园,设立省优质园创建基金和普惠园发展基金,积极创建学前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区。关注特殊儿童入园需求,实施全纳教育。加强0-3岁幼儿早期教养指导,探索学前教育服务区制度。二是发展优质均衡的义务教育。全面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均等化建设。新举办1所小学,两所初中,完成星湖小学二期工程,义务教育巩固率保持100%。创建2所省级及以上体育或艺术特色校,打造一批有影响力的品牌学校,创建 “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三是打造高品质的高中教育。精心组织实施高中新课程方案,实施新一轮课程改革,创新培养模式,瞄准培养创新人才,创建五星级高中,教育质量在市区保持第一方阵。四是发展开放惠民的终身教育。加强社区教育中心建设,做优做强社区教育文化共同体特色品牌,到2025年从业人员继续教育年参与率达到70%。进一步加强老年大学和青少年活动中心建设,推动中小学校职业启蒙教育,积极引入1-2个优质职业教育资源学校,建立开发区教育职业教育新生态。推进智慧共享的现代教育,深化立德树人的教育改革,创新教师发展培养机制。

(二)更可靠的社会保障。一是完善养老服务保障。鼓励各类养老机构发挥自身专业优势,承接运营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延伸开展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全面推行机构、社区、居家、医护“四位一体”链式养老服务模式,加快构建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养老服务体系。促进养老机构连锁化、规模化、品牌化发展。二是强化儿童福利和权益保护。进一步加强困境儿童“关爱之家”建设,引进、孵化儿童福利服务专业社会组织,大力培育儿童福利、儿童关爱类专业社会工作人才,加强困境儿童关心关爱措施保障,营造全社会关注困境儿童成长的良好氛围。三是促进民政福利事业发展。加强城市公益性殡葬设施建设,推进殡葬移风易俗,大力推行绿色生态葬和监控文明祭扫方式。积极打造文明向上的婚俗文化。四是强化退役军人服务。加强思想权益维护建设,定期对困难退役军人开展精准帮扶援助。成立“退役军人之家”数量不少于10个,完成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站)三年星级创建工作。有序推进退役军人就业创业,确保退役军人政策知晓率、适应性培训率、技能培训率均达100%,招聘社区工作者时退役军人占比不低于20%。高质量完成移交安置工作,待安置期间生活费、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待遇保障完成率达100%。

(三)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一是深化健康开发区建设。推动全区公共卫生治理能力迈上新台阶,促进卫生健康服务模式从疾病治疗向健康管理转变。开展群众性健身活动,提升心理健康素养。全面推行公共场所控禁烟。科学实施病媒生物防治,减少虫媒传染病与新冠肺炎叠加风险。二是深化医疗卫生领域改革。建设现代医疗机构管理制度,建成特色医联体组织管理模式及运行机制,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强化上下级用药衔接,提升区域内首诊率。推进个性化契约服务,实施全过程健康管理。强化国家基本药物制度落实,加强短缺药品监测管理。到2025年,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国家基本药物品使用比例及金额占比达到90%。三是健全卫生健康服务体系。优化医疗卫生资源配置,推进公立二级综合医院建设,加强区域性基层医疗卫生中心及社区医院建设,推进示范化工程,到2025年建成2家省级示范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探索推动涉老的制造业、旅居养老服务业养老产业发展新模式,老年健康管理率达90%以上,更好实现“老有康养”。四是提高公共卫生应急防空能力。建设统一高效、响应迅速、科学精准、联防联控、多元参与的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健全公共卫生机构、等级医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三位一体”的疾病预防控制机制,推进防治结合。加强疾控、卫监、妇幼公共卫生服务机构职能,实现合署办公。健全公共卫生专业人才队伍,提高全区疾病防控、卫生应急能力。

(四)更具活力的职工群众。一是不断完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推进全民健身“六个身边”工程建设,积极申报国家全民运动健身模范区。统筹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加快体育公园、健身步道等户外体育设施建设。普及科学健身知识和健身方法,开展全民健身进机关、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活动,探索多元主体办赛机制。优化全民健身组织网络,建立全民健身志愿服务长效机制。二是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完善体育全产业链条,推动区域体育产业协同发展。促进体育+金融、体育+互联网、体育+科技、体育+数据应用等融合发展。激发体育市场主体活力,扩大体育服务供给,培育体育消费市场。拓展体育健身、体育观赛、体育培训、体育旅游等消费新空间。三是促进体育文化繁荣发展。深入挖掘中华体育精神,精心培育和发展体育公益和志愿服务文化。加强民间体育、民俗体育的保护、推广和创新,推进传统体育项目文化的挖掘和整理。创作具有时代特征、体育内涵、地方特色的体育主题文艺作品。